四川宜宾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处,素有“中国酒都”之称。“姚子雪曲,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北宋黄庭坚笔下的“姚子雪曲”正是
8月30日至9月1日,2023“光影中国”影像采风行走进宜宾,深入“十里酒城”,先后参观酒文化博览馆、安乐泉、磨粉车间、酿酒车间、陈酿酒库和技术中心等地,以传承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调研采访。
“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在五粮液501车间,空气中弥漫浓郁酒香,元明古窖池群保持原貌、使用至今。据了解,泥窖与其中的窖泥是浓香型白酒的核心优势资源。501车间最早的元代古窖池已不间断生产近700年,至今沿用古酒坊传统手工酿造技艺。
“数百年间,‘以窖养糟、以糟养窖’反复循环,微生物种群不断优选,最后才赋予了五粮液酒醇厚甘美的古窖浓香。”五粮液501车间主任陈勇介绍。以此为基础,五粮液首创古窖泥搬迁和活态繁衍技术,有效传承古窖池宝贵基因三亿体育平台入口,让“活”态古窖泥的独特古香传承发扬。
在五粮液“长发升”古酒坊邻近,近年来发现一处古酿酒作坊遗址。“对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基本可以厘清从元至清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宜宾蒸馏酒发展历史。”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工作人员李春雨介绍说。
一缕浓香漫三江,工艺传承酿古今。目前,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滴浓香的五粮液美酒都蕴藏着匠人的独特匠心。
品质保障在于“技”,技艺传承在于“人”。“‘勾调在技,更在于心’,父亲以前教导我最多的话,就是要以匠心传承守护好五粮液的金字招牌。”
五粮液勾调首席技术顾问范国琼,是五粮液酒传统酿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她师从父亲五粮液前总技师范玉平,40多年如一日,在一斟一酌间,敏锐捕捉各种基酒间2%微量成分差别,经过反复推敲,搭配出各种组合勾调方案。
为避免干扰,身为“川妹子”的范国琼自入行起便告别了“麻辣”,只在结婚当天化过一次妆,用“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把产品变精品,传承保证五粮液品质始终如一。”
古法传承风韵,创新引领发展。近年来,五粮液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在坚持古法酿造、纯粮酿造、匠心酿造的基础上,深化以工艺创新和酒体创新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市场价值和竞争能力持续提升。
以质量护航品质,以产量服务市场。走进五粮液最大的酿酒车间523车间,景象壮观。全长1.6公里的车间,拥有员工3700多人。采访期间,车间蒸汽升腾,机械化行车过往穿梭,酒香扑鼻。起糟、拌料、上甑、摘酒……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道工序。目前,这个拥有13000多口窖池的特大综合型酿酒车间,年产能力可达42000多吨。
“除了在运输环节用机械替代人力外,我们依然保持着五粮液传统的制作技艺,依托‘跑窖循环、沸点量水、固态续糟、双轮底发酵’等工艺,确保每一滴五粮液酒的品质与口感。”五粮液生产管理部工艺管理室工作人员刘沛说。
强化技术攻关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五粮液技术研究中心围绕风味和酿酒微生物等方面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相关成果不断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等实际工作。近5年,中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00多项。
“‘科研围绕生产销售转’是中心的工作理念。接下来,我们将在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老窖泥复刻的工业化应用、五粮液特色微生物菌种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五粮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苏建表示。
近年来,五粮液积极把握数字化趋势,寻求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五粮液”建设,赋能企业生产管理,为公司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再添一翼。在五粮液504磨粉车间,智能化自动化的工作塔内机器轰鸣,技术人员正在通过中控台控制扦样、去石、磨粉等各环节加工生产。五粮液酿酒使用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5种原料就在这里进行处理。
“目前,我们的操作环节基本实现全过程可视、可感、可控。这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既提升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安全生产。”五粮液504车间智能控制班组组长张谢说。
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从一座酒厂到一座酒城,砥砺实干酿造浓香,锐意进取迈向一流。三江融汇,激流奔涌,宜宾五粮液正随中国高质量发展巨轮勇立潮头、扬帆远航!(图文统筹:史鹏飞)三亿体育app免费下载三亿体育app免费下载三亿体育app免费下载
Copyright © 2012-2023 三亿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PP免费下载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